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前景 >> 天铁,托甲,利马铜,你能分得清楚吗
天铁,托甲,利马铜我猜你肯定是分不清楚,起初这几个东西我也分不清楚,如果你不明白再去某度一查,我保证你更弄不清楚了,今天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种材质的区别,网上跟你说天铁有什么地外元素,咱们先理性的pass掉,元素周期表就那么点东西,你听他们扯出再多东西来,它也离不开元素周期表,其实南迦也好,托甲也好,这几个形容词确实是有天降的意思,但并不代表实际的情况。
藏传天铁其实就是最早比较先进的冶炼技术,由于当时的冶炼技术和成品的韧性,以及制造工艺的限制,所以早期天铁大多是以雕刻的方式体现出来成品的,并不像后来的铜铁器大量的使用铸模工艺,所以这种雕刻的形式本身就决定了天铁存世量比较少,至于天铁中有没有铁陨的成分,之前我也说了可能有些真的有,但是大部分都不可能有。
网上很多文章,视频说了今天科学的鉴定方法能够证明天铁里面是有铁陨的成分的,有区别于其它的合金,这一点我不同意,毕竟科学没有验证到每一件天铁都有这个共性,如果这一点成立那么天铁又怎么样做到高度一致成分呢?毕竟每一块铁陨石都来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行星,就算是所有的天铁的某种成分属于同源,那么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天铁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和传播范围,这一点其实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藏传天铁可能是有其一些特殊的材质,或者冶炼技术的,但一定得是地球上能够直接获取到的,这一点我始终坚信。
至于托甲,我个人认为它和天铁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更多的区别是托甲相较于天铁年份离今天更近了,产量变得更大了,传播范围变得更广了,虽然我也没有什么科学的手段能证明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外观其实你能看到,两者的氧化结果是非常类似的,更大的可能托甲就是天铁冶炼技术变得更加平民化的一个体现,这样脱模技术的成熟托甲有着明显的脱模铸造痕迹,而并非是天铁早期,主要是使用雕刻工艺的,这一点是除了年份以外两者比较大的一个区别。
而利马铜我则认为是这前两者,更大规模和普及的一种体现,或者技术手段,冶炼的成本变得更低了,铸模的工艺也变得更为成熟了,但是在成分上了利马铜确实也只是当时合金铜的一种,并没有比其它铜质更为神奇的地方,今天甚至有很多所谓的利马铜铜器,就是当时的生活用品或者是佛像重新熔掉再做旧的,这一点也不是我瞎编的,确实在很多藏族朋友那得到过很明确的答案。
而且在今天的藏区市场,有很多人就专门去收一些利马铜或者类似合金铜的残器,至于用途就不言而喻你们猜得到,至于文化和信仰的价值我不反驳,也确实是大家热爱这些东西的真正原因,但是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理性的把现实的和以前的传说故事区分开,我们不否定其历史和文化,但是想要更好的传播这些文化,应该是理性和客观的认可,时至今日我们那些玩家还是在一味的相信传说和迷信,而国外的一些藏家和玩家是在实打实的还原历史,前者只会让文化进一步的丢失,而后者才能让他们长期保持价值的真正行为,至于天降神铁的传说,雷击托甲的故事,我希望你们可以看得到,但是我并不希望这是我们去传播和利用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