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优势 >> 秦铜车马碎成1500余块复原,青铜失蜡法
年,杨续德将深入地下7米的探铲费力地拔出来,突然在探铲带出的泥土上发现了一个指肚大小的金泡,他和老师程学华重新拿起探铲,将其深入地下,一个银泡和一片金块显露出来,最后一块金丝灯笼穗也露出来了,程学华看到金丝灯笼穗,心跳加快,他知道在这7米深的底下,是他找了四年的稀世珍宝——铜车马。
铜车马的出土历经艰辛,铜车马深在地面7米以下,被土层压碎成余块,考古队采取了整体提取的方式,铺一块大钢板在铜车马底部,用土板将铜车马的四周钉成一个大盒子,用木板封盖顶部,从整体上把铜车马加固封闭保护起来,最后用吊车整体起吊,历时五十多天才发掘提取完成。
秦始皇陵铜车马坑出土了两乘金光灿灿、五光十色的大型彩绘铜车,以及8匹铜马、2个铜驭手,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虽然铜车马被上面的覆土压塌变形,但经过修复后,还能看到齐全整套的车马革皮具,色泽光洁的银质饰品,闪闪发光的金质器物,重现了当时的英姿。
青铜车马车的制作使用了几种比较独特的工艺,从世界范围来看,金属器物的铸造工艺主要分为范铸法与失蜡法两种。范铸法的一般流程是先制作部分或者整体的陶模,用模制范,翻范完成后再制作范芯,内外范合范完成后进行浇铸。失蜡法是先雕塑蜡模,然后制作耐热的外范,待外范硬化之后熔掉蜡模,用金属液浇铸得到铸件。
在现代铸铜业中,失蜡法几乎可以铸造所有类型的青铜器,这是一种早出现于公元前年且在中国以外的古代世界广泛使用的青铜制造工艺。但就古代中国而言,自齐家文化开始,中国境内青铜器铸造就形成了以块范法为主的特点,从而创造出了我国以范铸而非失蜡为基础的独有青铜文明。
这次,在对青铜马出土后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在青铜马车主要部件上有芯骨、针状芯撑、铜片补缀及范芯夹杂碎陶片等失蜡法铸造工艺的重要特征,秦代工匠运用失蜡法铸造出如此精美、繁缛、体量巨大的青铜马车,体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准,说明这一技术在当时绝不是一种新出现的技术。证明了我国在不晚于秦代可能已经出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