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优势 >> 锡青铜101的应用特性和铸造要点
ZCuSn10Pb1是一种什么材料?
中文名:铸造铜合金(10-1锡青铜,连续)
美标:C
牌号:ZCuSn10P1
中国国家标准:GB/T-
锡青铜10-1的应用特性和铸造要点
锡青铜10-1是一种铸造锡青铜,也称为QSn10-1,其铜合金中锡的含量为10%,而剩下的“1”代表的是磷的含量。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磨、耐蚀、耐压性,并且在℃以下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在高载荷(15~20MPa)、高滑动速度(3~8m/s)和较高温度下工作的耐磨零件,如铜衬套、铜轴套、铜轴瓦、铜滑板、铜蜗轮等。
此外,铸造锡青铜的化学成分符合GB/T-标准,其中的磷元素主要以(α+Cu?P)共晶的形式存在,而Cu?P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硬度,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同时,磷元素还能降低铜液的表面张力,提高熔体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经高温煅烧的木炭或碎石墨块作为覆盖剂,坩埚和炉料要充分预热,快速熔化,并尽量减少气体来源。在浇注时,要根据铸件断面尺寸控制浇注温度,厚壁大型铸件为~℃,薄壁小型铸件为~℃。后,为了消除应力,需要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采用空冷方式。
化学成分
铜(Cu):余量
锡(Sn):9.0-11.5
锌(Zn):0.05
铅(Pb):0.25
镍(Ni):0.10
铁(Fe):0.1
铝(Al):0.01
锑(Sb):0.05
硅(Si):0.02
磷(P):0.8-1.1
硫(S):0.05
锰(Mn):0.05
杂质总和:0.75
合金元素对锡青铜的影响
锡青铜是一种以铜为基础元素,添加锡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锡青铜合金的牌号有很多,适应在不同工况下使用,牌号之间的同在于元素的添加量不同。不同的元素添加量可以使得锡青铜合金能达成不同性能,应用于不同的使用要求。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各种元素的添加对锡青铜性能的影响。
磷P
1、锡青铜的磷含量一般不超过0.45%。当磷含量大于0.5%时在左右会发生共晶-包晶反应L+αβ+Cu3P,引起热脆。合金的磷含量大于0.3%时,组织中会出现铜与铜的磷化物(Cu3P)组成的共晶体。
2、磷是铜合金的有效脱氧剂,提高锡青铜的流动性。缺点是加大铸锭的逆偏析。
3、材料冷加工前的晶粒尺寸和加工后的低温退火(~)对锡-磷青铜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晶粒细小时,材料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疲劳强度都比粗晶粒材料高,但塑性却稍低一些。4、冷加工锡-磷青铜在~退火1~2h后,其强度、塑性、弹性极限与弹性模量均有所提高,还能改善弹性稳定性。
锌Zn
1、锌是锡青铜的合金元素之一,锌在锡青铜α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大。因此Cu-Sn-Zn加工青铜为单相α固溶体,Zn提高合金的流动性、缩小结晶温度区间,减轻逆偏析,而对其组织与性能无大的影响。
2、Zn在加工锡青铜中的含量一般不大于5%。
铅Pb
1、Pb在锡青铜中的含量不超过5%,它不固溶于α相,以游离状态存在,呈黑色质点分布于枝晶之间,但分布不均匀。
2、Pb可降低锡青铜的摩擦系数,改善耐磨性能,提高可切削性能,但略使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
锰Mn
1、Mn是锡青铜的有害杂质之一,对其含量应严加控制,不得大于0.%。2、锰易氧化生成氧化物,降低合金熔体流动性,而在凝固后又分布于晶界上,削弱晶间结合,使强度下降。
铁Fe
Fe是锡青铜的杂质,其最大含量为0.05%,有细化晶粒、延缓再结晶过程,提高强度与硬度作用。但含量不得超过极限值,否则会形成过多的富铁相,降低合金的抗蚀性与工艺性能。
铝Al、镁Mg、硅Si
1、少量能溶入α固溶体,提高合金力学性能,但在熔化过程中,容易氧化生产难熔的氧化物,进而降低锡青铜的流动性和强度。
2、铝在Sn青铜中的含量不宜大于0.%,Mg的含量也应严加控制,因为它们的氧化物会使合金的强度下降及熔体流动性降低。而国外已开发出一些含Al及含Mg的锡青铜,不但有高的强度,而且抗蚀性也好,如Cu-5Sn-7Al合金有高的抗蚀性与强度,又如Cu-5Sn-lMg锡青铜在时效处理后的强度可达MPa、30HRC,电导率为30%~35%IACS,可用于制造具有高的强度、较高的抗蚀性、电导率好的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