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

回顾沧州铁狮子重达32吨,屹立千年不倒,

发布时间:2023/7/9 14:38:47   

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有绮丽壮观的敦煌壁画,有巨大的乐山大佛,还有绵延数里不断的长城。在这千年的时光中,无数壮观美丽的景色毁于一旦,比如圆明园,但是,也有很多瑰丽的历史遗物保留了下来,它们是历史年代的见证,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见证了无数的世间冷暖。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著名的历史遗物,叫做“沧州铁狮子”。我们知道,所有的历史遗物都有它们的意义,所以在现代,都会对历史遗物进行充分的保护,让它们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但是专家们对待“沧州铁狮子”的保护手法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沧州铁狮子”的故事吧。

英俊潇洒的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数千年来一直高傲地屹立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它有一个别名叫做“镇海吼”,这与它高大威猛的外表也相匹配,它的身长超过了六米,高五米有余,如此巨大的钢铁身躯,如此帅气的外表,所以被河北称为“三大宝”之一。

经后人测算,沧州铁狮子大概建立于后周年间,历史悠久。其背后还有一朵巨大的莲花,相传它曾经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这就又给它增添了一份神话色彩。神秘的狮子王,威严无比,宝相庄严,昂首阔步大步向前,万兽臣服。

它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遗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可以看出它对我们究竟有多么重要。

而对于沧州铁狮子“镇海吼”的一个别称,则又有不同的考证与说法。早年间,因为临近沧海,海水经常惊扰人们的日常生活。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安全隐患,大家集资请求铸造大家来铸造沧州铁狮子,并取名为“镇海吼”,希望这样可以阻止海水的泛滥。这些铸造铁狮子的钱财也是百姓集资出的。

也就是说,沧州铁狮子蕴含了人民对于平定灾祸的愿望,是人民心愿的载体。沧州铁狮子也是当时人民内心的保护伞,巨大的外形很容易带来安全感。所以,沧州的别名“狮城”,也是因为沧州铁狮子的存在吧。

令人震惊的铸造工艺

沧州铁狮子如此巨大,采用的据说是一种古代操作难度极大的技术:“泥范明铸法”。这种铸造方法在砂型铸造中是很常见的,我国先民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来铸造青铜器,虽然过程艰难但是制作出的青铜器极其精美绝伦。那么要怎么制作呢?

第一步,要先制作模具。年轻的工匠们选取泥土,凭借自己的手法依照需要铸造的物品来制作泥膜。接着选取泥土来调制,制作与泥膜相匹配的泥片。等到泥片半干后,按照原本物品的关键点,进行合适的拼接,分解,将物品的关键点综合处理。

你可以选择晾干,或者干脆用火焰烘烤,这样就制成了铸造要用的外范。将使用过的泥模,刮去一点点小薄层,使用大火烤干,就可以制作成内范。

基础打好了,就可以制造精美的青铜器了。鬼斧神工的铸造技术,是我国先民的智慧。沧州铁狮子就是使用了这样的铸造技术,结合它巨大的体型,制造难度可想而知。

沧州铁狮子的铸造经历是对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考量。强大的铸造技艺,是铁狮子得以被成功铸造的基础,对于我国先进的铸造技术,还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自以为是的保护

既然是文物,那么就肯定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尤其像是沧州铁狮子这样,已经屹立了上千年之久的文物。多年来,沧州铁狮子也受到了各路专家各种方式的“保护”,但这样方式却让沧州铁狮子经受了更多的伤害,下面让我们来细看一下那些专家究竟使用了什么方式来保护沧州铁狮子吧。

在古代,沧州铁狮子一直站立于地面之上,然而在清代嘉庆年间,因为强大的怪风,沧州铁狮子被吹倒。被扶起来时,其下颚,腹部,尾巴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沧州铁狮子在后面受到的伤害更甚,在一九五零年左右,夏季大雨引发水涝灾害,沧州铁狮子被迫泡在水中很长时间。经过这些折腾,沧州铁狮子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所以在一九五六年,一位苏联专家提出建议,建立一个八角亭子,遮盖住沧州铁狮子,既可以挡住雨水冰雹,还可以保护铁狮子免受大风的伤害。

但是想象总是好的,现实总是很“骨感”。八角亭子建起来后,平时下雨留下的积水没办法快速蒸发,下雨后遇到炎热天气,八角亭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里面独特的炎热小气候将沧州铁狮子受到的腐蚀伤害又提升了一级,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铁狮子即将命不久矣。于是在一九七五年,铁狮子上的八角亭又被拆掉了。

因为沧州铁狮子的狮足一直深陷泥土中,为了更好的保护沧州铁狮子,于是在铁狮子旁边建立起了一个台座,用于放置沧州铁狮子。建好台座后,两台起重机合力将铁狮子移动到台座上。

但是已经经历了如此多的风吹日晒,铁狮子的左后足,右前足,还有尾巴下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腹部的漏洞也在进一步扩大,在移动沧州铁狮子时使用的硫磺锚固合剂也没有及时得到清除,使得沧州铁狮子的腿部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损坏。很有可能在下一次移动沧州铁狮子时,它的腿部就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所以,在铁狮子腿部受到严重伤害后,人们只想到了维修它的腿部。于是,一九九四年,又有专家提出用钢管来保护铁狮子的腿部。

更离谱的是这个计划居然在一九九五年得到了实行。十六根铁管被用于支撑台基和沧州铁狮子的躯体之间。为了更好地巩固四条狮子腿,工作人员在里面填充了石灰,沙子等各种建筑材料。

原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狮子腿,但是没想到在经过雨水浸泡后,狮子腿内部的建筑材料发生了膨胀,将狮子腿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看着狮子腿上的裂纹,专家们无话可说。

在二零零零年,派遣专人清理了所有的建筑材料。专家们知道这些都是因为自己所谓的维修方案引发的,所以在未来几年并没有对沧州铁狮子实行其他的保护方案。

沧州铁狮子经历了四次大维修,在各种维修条件不是很充足的社会,它反而受到了更严重的损坏。虽然是专家们的无心之举,但终究是好心办了坏事。

沧州铁狮子的重生

那些奇奇怪怪的措施,无疑让沧州铁狮子受到了极大地损坏。终于,在二零零零年,沧州文物保护局向全社会征集对于沧州铁狮子的保护措施。因为前几次的保护方案的教训,很多方案专家们经过评定后都没有采纳。在当时的条件下,一旦再次失败,那么沧州铁狮子肯定会毁于一旦。

到那时这将是全世界文化的倒退。直到二零零六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更加重视沧州铁狮子的维护工作,对它进行了三维立体光谱分析后,终于提出来了一个可行的概念性方案:将沧州铁狮子的外部支架全部撤掉,只通过稳定的内部固定来支撑铁狮子,降低沧州铁狮子的台座,并在稍高一点的位置建立起棚子,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沧州铁狮子。

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综合沧州铁狮子的破损程度,显然是无法真正实行的,所以这个方案一直是“概念性”方案。那到底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沧州铁狮子呢?其实,在经历了那四次大修后,沧州铁狮子就无法承受其他的大幅度修理了。

沧州铁狮子要想存活下去,只能让它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存活下去。于是,在二零零九年,沧州铁狮子被决定进行重新铸造,这样才能延续它的雄姿。旧版的铁狮子也没有被放弃,它全身被损坏的地方都进行了修复,并且还融入了创新手法,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这样使得铁狮子更加美观。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和现代更加先进的技术,被重新铸造的沧州铁狮子成功落户于沧州市的狮城公园。新铸造的沧州铁狮子体重一百二十吨,预计寿命超过了两千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浇筑的铁狮子。

不仅如此,它还是旧沧州铁狮子的延续,精神上,外形上。虽然沧州铁狮子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符合它的损毁程度的修理,但是新铁狮子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也是沧州铁狮子的新生。

跨越时空千年的感想

通过了解沧州铁狮子的千年生涯,我们发现了一个道理,对于文物的保护一定要综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合理判断,并且要严格评估需要受到保护的文物的损坏程度。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物,一定要进行更好地保护。实现其“形”和“神”的综合统一,就像沧州铁狮子一样。而且要进行合理的创新,在古文物中融入合适的现代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获得更好的保护,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可以让古文物受到更好地保护,绽放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以这些为保护文物的基本原则,才能跟更好地守护这些跨越千年时空的文物。那么,现代的文物保护要做到哪些呢?

首先,第一点,要合理评估文物是否需要保护,以及它的损坏程度,结合现今的时代条件来判断要不要进行修复,还是等日后技术更加发达后再进行保护。第二点,不能墨守成规,简单地修理文物。

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文物赋予新的时代观念,进行简单的文化创新,让古老的文物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第三点,通过对于沧州铁狮子的保护措施,我们发现如今的文物保护人才极其稀缺。所以,希望国家可以重视文物保护,在未来培养出更多的文物保护人才,让中国的古老文物,哪怕跨越千年,也能与世人再相见,并且延续自己的精神。

文物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一点一定要重视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4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