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市场 >> 成都八益2022秋拍大雅中国瓷器工艺品
“大雅—中国瓷器工艺品及当代雕塑专场”将于12月11日上午9:0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1F锦官城厅正式举槌。本专场特别甄选件珍品,涵盖古董珍玩、唐卡佛像等传统拍卖门类,并首次加入当代雕塑艺术。瓷器工艺品类精选明清陶瓷、文房雅器、玉器等,或素雅,或奢华,御窑和民窑代表作品汇集一堂。佛像唐卡以15世纪—18世纪藏传佛教类为主,涵盖佛像、法器、唐卡等。
瓷器工艺品拍品精选Lot清中期青花海水龙纹赏瓶
H:59cm
此瓶口微侈,长颈,鼓腹渐收,圈足。外壁以青花在海水地上满绘不同形态的龙九条,颈部与肩部各盘踞双龙,腹部五龙游于海水纹中,整体纹饰生动,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此瓶式一般用于皇帝赏赐,故曰“赏瓶”,系清雍正时期的创新器型,一直延续烧造至清末宣统朝。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H:56cm
六方瓶器形首创于雍正,盛于乾隆。此类方瓶成形不易,并非拉胚成形,而是预先做好六片再粘合而成,全过程仅靠手塑造,极易发生塌陷或窑裂,因此成品率低。
此瓶呈六方形,侈口长颈,折肩鼓腹,足外撇,器形端正大气。通体罩施白釉,其上以青花勾勒纹样。颈部六面分饰折枝花卉,腹部主体以“三多”为主题纹饰,绘石榴、灵芝、寿桃,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瑞果之间搭配菊花、牡丹、莲花三组折枝花卉,腹部及颈部的折枝花卉皆以灵芝为根基向上蜿蜒,寓意灵芝生祥瑞。器物口沿、肩部及足胫分饰回纹、云雷纹及如意云头,其腹部六道边棱处分绘巴洛克式卷草纹,填补了瓶体转折处的空白。此瓶是中国传统题材与西方艺术风格相互融合的完美体现。
Lot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壮罐
H:21cmD:14cm
本拍品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口、足直径相当,腹部纹饰为缠枝莲纹,纹饰繁芜细丽,排布乱中有序,别具一格。青花呈色浓淡适中,画工精致,用笔优美。胎质细腻白净,釉面柔和。整体造型规整,为清代同类品种中的精品。
Lot清乾隆霁红釉盘
H:4cmD:20cm
此盘撇口,弧腹,浅圈足。盘心及外壁均施霁红釉,口沿处露白边,底施白釉。乾隆时期,霁红釉的烧制工艺成熟,釉面润泽,釉色有深浅浓淡之分,此为色泽较深者。红釉在所有色釉中烧造最难,清朝龚轼在《景德镇陶歌》中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Lot清哥釉出戟花觚
H:17.7cmD:1cm
此花觚口沿外敞,长颈鼓腹,四面出戟,器形挺拨壮硕,胎体坚硬,造型庄重古朴,乃仿古青铜造型。此器通体施哥釉,釉面呈冰片纹,金丝铁线交错,开片颇具旧迹,自有赵宋之意韵。此器釉色幽隽淡恬,温润似玉。远观之,古气盎然,扑人眉宇,予人以无限恬静之美。实乃书斋案头之佳品。
Lot清白玉灵猴献寿挂件
H:4.8cm
猴献桃为明清各类雕塑作品经常使用的题材,猴是灵性的动物,为人喜闻乐见,早在商妇好墓就出土过玉雕的猴。猴有善酿之名,传说为‘猴儿酒’,可使人长寿。桃本为吉祥植物,为祝寿时之贡品或礼物,神话中西王母的蟠桃园中的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故桃又称仙桃、寿桃,寓万寿无疆、颐养天年之意。此题材有祝福老人长寿健康之意,颇受人们喜爱。
此挂件选用硕大上等和田白玉所制,玉质精润,洁白细腻,料性极佳,望之散发油脂光泽,手感润滑,包浆圆熟。圆雕两猴捧桃献寿,左边一公猴较为年长,体型较大,曲身坐立,额前三道皱纹深邃细长,薄唇紧闭,颌部前凸,小耳帖脑,面露机警之态。身形圆润,四肢修长,上臂粗壮圆实,右手扶蟠桃,左手垂下前伸搂住旁边的小猴。小猴身形墩圆喜人,手捧仙桃。整器雕刻生动,取意祥瑞,为难得之赏玩佳品。
Lot世纪合金铜护法神
H:25cmW:18cm
本尊护法为厚胎铸造,三目圆鼓,双眉上竖,髭须如火,张口露舌,呈忿怒金刚像,面容令人十分怖畏,充分地表现出护法内在的强大神力。身躯健硕敦实,着广袖长袍,双脚着靴,衣饰线条随风飘逸,动感十足,整体也表现出藏地护法造像的艺术风格,为造像中所稀见。两臂张开,右手弯曲放在胸前,左手伸张,手持宝剑,以威震三界的身姿侧骑于马背背之上,威风凛凛。其下那头高头大马是他生命的依附之处,鬃发丝缕、神态上佳。整件造像比例协调,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气势威猛,张力十足。久经沧桑的铜质莹润细腻,题材十分少见,保存完好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