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不少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的多重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已远超古代。因此古人所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但其实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的科技水平的确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却依旧没有达到碾压古人的水平,甚至还有一些古人所留下的物件是直到现在,也不能用高科技复制出来的。就比如堪称逆天青铜器的云纹铜禁,便是其中之一。云纹铜禁,是我国春秋中期所制造出来的一件宝贝。它名字里的“禁”字所指的便是“禁酒”的意思。在当时由于周王朝的人们认为前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纣王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这才导致了国力衰弱。因此在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之后,周朝在建立后的不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立刻颁布了“禁酒令”,这其中包括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不可以经常饮酒、不准聚众饮酒和禁止喝醉酒四条,且一旦有所违反,便一定会遭到严刑酷法的裁决。而这些禁酒令的条例最早便见于云纹铜禁之上。它是于年,随着一场大洪水的消退而出土的,这件青铜器的高、长、宽分别为28.8厘米,厘米,46厘米,其在古代的主要作用便是充当饮酒时酒器的器座。但是不要看它的功能不大,可是再制作起来的工艺却是非常复杂的,就连专家在乍看之下,也无法明确在其身上运用了怎样的技术方法。然后再经过多方资料的查找和各位专家的研讨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明确,在制作云纹铜禁时,所采用的乃是失传已久的“失蜡法”。这种方法需要先用蜂蜡制成所要铸造事物的模型,然后再在它的外面敷上一层耐火耐高温的材料,完成整体铸型。接着再经过加热和烘烤,使其中所有的蜡模都完全融化,整个铸造模型都只成为一个空壳。最后再浇入液态金属进行填充,并在其冷却后得到成型后的工艺品。由于在此之前有许多人都认为“失蜡法”这种工艺其实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但是随着云纹铜禁的发现,可以证实早在商周时期我国便掌握了“失蜡法”这一工艺的制作流程,因此“失蜡法”其实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工艺手法。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因此这种方法早已失传许久,而利用现代科技手法也无法将云纹铜禁进行完美的复制,因此对于这份被洪水送来的珍贵文物,我国一直都持以非常珍视的态度,还将其归入了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列,将其奉为“国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