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www.ykhongye.com/yyjs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年的历史沉淀下来,拥有很多享誉世界的珍奇异宝,它们是中国古代那辉煌技术的代表,也是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结晶,为了让更多的人目睹其风采,我国有时会和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展开合作,让中国文物走向世界。可有那么一部分国宝级文物,是被永久禁止出国的,下面虎哥就挑选其中几个,和大家分享分享背后的故事。第一件,后母戊鼎。它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庄严厚重,大气恢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且素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的前世今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的产物,重大公斤,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除了双耳外,其他都是一次浇铸成型的,可以说是古代铸造工艺的奇迹。据考证,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为了祭祀他母亲制造的,代表了商周时期的工艺巅峰。除了铸造外,它的发现和保护,也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被村民意外发现挖出后,消息走漏,当时正值年,日军猖獗之际。听闻有重宝现世,日军三次出手,好在村民机警,经历了数次惊险的斗智斗勇后,欺瞒过了日军,成功保全了国宝。后来当地官员听到风声,提出要官方保护,在蒋介石60大寿的时候,被送往南京,后母戊鼎就这样到了当时的中央博物院。首次公开展出的时候,轰动全城,蒋介石亲自参观还拍了合照。后来兵败撤离之时,蒋介石有意把后母戊鼎带走,但由于太重,情况紧急,只能留在机场。据说临终之际,他还对这个大鼎念念不忘,念叨没带走实在是可惜。在爱国民众冒着生命风险的守护,和一定的运气因素,我们今日才能看到“华夏第一鼎”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国之重宝才不至于流落到外。第二件,春秋莲鹤方壶。它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有“地下文物全国第一”之称,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它制作工艺之精美,设计之巧妙,堪称春秋时期典范,壶身雕饰着典雅华美的各类图案,有莲花、龙凤等,杂而不乱,栩栩如生。和后母戊鼎一样,它的背后,也有一段传奇经历。年夏,河南新郑天旱少雨,一位乡绅打算在菜园里新打一口井,结果先是挖出几个青铜器,然后发现一座大墓。这位贪财的乡绅,在当地官员的阻挠下,还是悄悄倒卖出土的各类器物,好在适逢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巡防新郑,师长靳云鹗听闻消息,立马出面制止,收缴文物、追回被卖文物,全部送往省城开封河南古物保护所封存。春秋莲鹤方壶就是其中之一,它也由此成为河南博物院首批馆藏文物。后来卢沟桥事变爆发,它又被紧急辗转至至法租界、重庆,才免遭日军毒手。第三件,水晶杯。这是战国时期的器具,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由于它看起来太像现代的杯子了,很多围观群众纷纷惊呼,“这难道不是穿越者带回去的吗?”其实还真不是,我国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在很多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中,都多次发现了水晶制品,只不过都是一些挂坠之类的小物件。而战国时期是玉器生产的鼎盛时期,玉石的加工工艺获得了极大提升,出现如此高工艺的水晶杯,也是比较正常的。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战国水晶杯是用整块优质水晶雕琢而成,其上还有很多复杂的、充满浓郁战国风格的图纹,很难想象战国时期的工匠,花了多长时间才做出了这么一个杯子。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和日月同光。这句出自“中华世纪坛序”的名句,深刻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承未中断的,历经五千年沧桑的中华民族,拥有的历史底蕴和积淀是难以想象的,而文物,就是这些文化底蕴最重要的物质化载体和呈现方式之一。通过瞻仰这些文物,以及了解背后的各类故事,可以在提升艺术性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最关键的是,还能让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俗话说得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通过文物,了解到背后的知识,可以让孩子获得古人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增长见闻。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央视推出了《国家宝藏》系列节目,通过形象的演绎,趣味性的介绍一件件国宝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不过,《国家宝藏》是电视节目,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有时候不太方便观看,或看了一遍后觉得有些收获,但很快又忘了,可又懒得看第二遍。于是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的日历,以衣、食、住、行、娱乐、科技为月份主题,选出能代表古代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国宝,活色生香的介绍古代生活史。每一件国宝,都以通俗的文字描述,简单易懂的同时,又趣味性十足。文物图片,也是质量相当高的,由知名文物摄影师拍摄。每日一张文物图片,配合上简单、专业又有趣的文字解说,在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