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李继泽见习记者李龙炎泰安报道年进入倒计时,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无论返乡还是旅游,庆祝还是串门,逢年过节,伴手礼总是少不了,12月22日,泰安市十大伴手礼寻访活动走进肥城市,寻访当地最具特色伴手礼。在正港桃木工艺品店,有雕刻着精美牡丹的桃木盘子,有刻画着威武飞龙的桃木剑,有活泼伶俐的小松果,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桃木人参、桃木泰山、桃木葫芦、桃木佛珠……一眼望去,仿佛进入桃木的世界。在这里,世间一切美好,都被桃木展现的淋漓尽致。“经过选材、破解、蒸煮、自然阴干、取料、木工合成、打胚、精雕、了细、抛光打磨、上漆,每一个桃木产品都是精雕细琢而来,并在传统的平雕、浮雕、镂雕等雕刻手法基础上融合微雕技艺。”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总经理程银贵介绍,桃木自古就寓意着吉祥美好,在民间还流传着镇宅辟邪的作用,用桃木做成的精美伴手礼,一直很受大家欢迎。在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来新正在直播间介绍一款“五岳独尊”的桃木工艺品,从介绍历史文化,到作品特色,到雕刻步骤,一字一句之间,好像赋予了工艺品灵魂,让它瞬间“活”了起来。据王来新介绍,公司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成功让肥城桃木雕刻技艺文化“走出去”,从5月份开始直播到现在,最高日销金额达到18万元,使桃木雕刻让更多人所熟知。除了各类精美绝伦的桃木工艺品,肥城聂氏铜器的铸造技艺更是独树一帜。据了解,肥城聂氏铜器铸造工艺源于清末年,距今有年的传承历史,是运用铜合金原料铸造各种生活器具、礼器、乐器和人物的传统技艺,集造型、雕刻、冶炼、铸造于一身。同时,聂氏铜器在工艺上进行创新,加入彩绘、高温着色等,丰富了铜器工艺品的造型,现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件作品需经17道工序、60多个步骤方可完成,造型大多来源于国学经典和民间文化,像孙悟空、金蟾、葫芦等,不仅具有美好象征和寓意,而且文化价值突出。”聂氏铜器传承人聂志远表示。无论是“桃木雕刻”还是“铜器铸造”,这些伴手礼无不展示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为泰安的旅游发展进一步赋能助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