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资源 >> 特展细读最后十天,再看一眼展览的精致细节
距离“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结束只剩下十天时间,但是关于此次展览,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发掘。噩国历史未载于史册,长久以来不为人知。不过,通过近几年在湖北随州羊子山以及河南南阳夏饷铺的考古发掘,这段被历史长河吞噬了年的噩国历史似乎重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西周早期,噩国与曾国并立汉东,大致位于今随州一带,此时的噩国青铜器纹样奇特、造型精美、工艺高超、独树一帜;西周中晚期,噩国与周王室联姻,辉煌一时;但在西周晚期,噩侯驭方时期却联合东夷、南淮夷叛周,招致诛灭;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噩国转移到了今南阳一带,但这一时期噩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相比西周早期缺乏连续性。大体而言,噩国是一个位于汉水、淮水之间(即今天河南、湖北两省交界一带)的古代诸侯国。
?“汉淮传奇”策展意图?
那么,为什么要来参观“汉淮传奇”展览?观众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收获?
或者换一个表述方式,上海博物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展览?
我们希望通过展示,不仅能够让观众从艺术、美学上得到享受,也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些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
一方面,通过展品能够了解当时的工艺美学,这是一种审美上的享受。此次展出的几件具有典型噩国“神面纹”的器物,跟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在造型上、铸造工艺上都有独特之处,值得品味细看。
另一方面,噩国在文献记载中比较少,很多人对它的历史都不太了解。但“噩”字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现在把湖北称为“鄂”,这个“鄂”与噩国的“噩”是不是一致的?当然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空间。但通过这个展览,仍能够复原出西周时期某一个封国一段风云诡谲的历史——西周晚期的噩侯驭方,早年曾与周王交好,并曾得到过与周王的赏赐;但后来,他却因为反叛,被周王诛灭。
讲述了西周晚期噩国兴衰的噩侯驭方鼎与禹鼎
通过展览,相信观众会发现其背后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同时也能够通过展览了解当时的国家制度,以及当时国家和封国之间的关系。让观众从展览里品味到这些历史背景,这正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最大的意图。从不同的角度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何尝不也是参观展览的最大收获呢?
——陈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考古学者
?意义特别的展品
弯曲的眉目,上扬的嘴角;光怪陆离的诡谲风格,五彩斑斓的瑰丽锈色……
噩国青铜器上独有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在前期推出的6篇“特展细读”文章中已经和大家做了分享,尤其在中,13位参与“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的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为观众带来了13种观看“神面纹”器物的独特视角,对应着噩侯方罍各个角度上那13张注视着世人的“神面”。其实,除了在那篇文章中重点提到的“噩侯方罍”和“兽面纹卣”两件展品外,展览中还有许多特别、且值得细赏的噩国青铜器——
噩侯方罍、兽面纹尊、兽面纹卣(一对),这四件青铜器具有“神面纹”的典型西周早期噩国青铜器,其铅同位素含量也与其他噩国青铜器不一样,具有高放射性。这种含量主要存在于殷墟二期到三期,到殷墟四期就不常见了,到西周时期更少。但是这四件西周时期的噩国青铜器却含有高放射性的铅。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单纯从分析数据来看,器物的年代就应该往前提到商代。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带有西周的“噩侯”铭文。那么,这四件器物就可能是使用了早期的一些铜料,或者是融化了早期器物重新铸造而成。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兽面纹尊、兽面纹卣一组/西周早期
年随州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
——廉海萍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古代青铜工艺研究者
建议观众们可以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