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前景 >> 全球风电主轴龙头,金雷股份产能放量,铸造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朱栋王艺儒)
1.全球风电主轴龙头,拓展铸件主轴迎接大型化1.1深耕风电主轴,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是风电主轴行业全球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山东济南,于年4月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风力发电机主轴及各类大型铸锻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持续提升风电锻造主轴全球领先地位,多年来紧跟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结构变化,稳扎稳打的从深、纵、横三维度进行业务布局:
(1)基本盘锻造产能稳步扩张,产品品类布局不断完善:公司持续提升风电锻造主轴全球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大兆瓦风电主轴的产能,并在巩固风电主轴业务的同时,也重点开发自由锻件业务领域,锻造产能稳步扩张。
(2)纵向延伸产业链原材料自供: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年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了支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并在年上半年实现钢锭全部自供。
()横向拓展布局铸件产能:随着纵向产业链不断趋于成熟,公司横向拓展产业链,布局铸件产能,实现了铸造主轴的全流程小批量供货,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点。
风电主轴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公司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公司核心产品为1.5MW至8MW的风电主轴,在风电机型大型化加速和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公司不断提升大兆瓦风电主轴的产能,同时不断加快铸造行业的市场开发节奏,作为全球最大、最专业的风电主轴制造商之一,公司已与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GE、恩德安信能、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上海电气、海装风电、东方电气、国电联合动力、山东中车等全球高端风电整机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巩固风电主轴业务的同时,公司重点开发自由锻件业务领域,实现了GE水电轴精加工产品首次全流程交付,目前已覆盖水泥矿山、能源发电、冶金、船舶及其他行业。
1.2业绩持续增长,海内外布局平滑行业波动
营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
受益于全球风电装机需求持续高景气以及公司产品的强竞争力,公司营收规模一直持续增长,-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96亿元增长至16.51亿元,四年CAGR为28.99%;归母净利期间虽有波动,但整体增速较高,从1.50亿元增长至4.96亿元,四年CAGR为4.81%;同时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目前,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由年10.5%提升至年26.10%。
年风电行业受疫情以及成本上涨影响,业绩阶段承压,但逐季度改善明显。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12亿元,同比下降.94%,实现归母净利2.5亿元,同比下降42.%;但下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缓解,装机需求复苏叠加原材料成本改善,公司盈利能力迎来修复,公司目前已发布业绩快报,年实现营收18.12亿元,同比增长9.74%,归母净利.57亿元,同比下降28.0%,以此测算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5.91%,环比提升4.99%;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7.60%,环比.90%,四季度业绩改善显著。
风电主轴贡献主要收入,自由锻件业务占比稳步提升。
-H1公司风电主轴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91.18%、85.81%、84.%、9.67%、91.6%、8.6%,持续贡献80%以上的收入,年风电主轴业务实现销量14.7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74%,实现销售收入15.08亿元,增长9.05%。
在巩固风电主轴业务的同时,公司重点开发自由锻件业务领域,以其他精密轴类为主导产品,H1自由锻件业务占比已由年的1.01%上升至10.99%,实现销售收入.9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40%,目前已覆盖水泥矿山、能源发电、冶金、船舶及其他行业。
海内外齐头并进,布局全球市场,平滑公司收入与出货量波动。
公司作为全球风电主轴龙头,根据“科学技术先导,装备全球风电”的发展愿景,合理分配资源,国内和海外形成了互补市场,平滑了地区装机波动的风险,-H1海外收入占据营收比例分别为58.40%、46.1%、54.2%、.67%、41.91%、49.16%,因为公司业绩也不易受到单一市场需求影响,近几年公司收入与出货量波动较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图4:-H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单位:%)
图5:-H1公司海内外营收占比(单位:%)
盈利能力长期维持高位,成本上涨导致阶段性调整。
自年公司实现原材料自供以来,有效节约了成本,年、年毛利率分别高达44.68%、9.15%,销售净利率分别为5.7%、0.07%,但自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叠加年疫情反复影响行业需求,公司盈利水平出现下降,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7.21%,同比增加17.17pct,净利率18.40%,同比减少15.08pct。
随着风电行业装机逐步放量,公司交付提升带动产销率逐步提升,同时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年第三季度开始盈利逐渐改善,第三季度实现毛利率29.87%,环比上升2.4%,考虑到未来海运费用压力减缓、钢价下跌等因素,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暖。
期间费用控制能力强,研发投入不断上升。
近年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能力明显提升,期间费用率由年12.12%下降至年前三季度6.11%,目前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公司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