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儿女用守望、拼搏和坚持,迎接这场“大考”交出了满意答卷。年是新华医疗成立77周年,77年间,公司涌现出一批批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最美新华医疗人。他们或是为公司创新发展不懈努力的劳模,或是默默坚守生产一线数十载的“老新华”,或是投身公益事业、彰显担当作为的志愿者……红色国企,担当作为,初心使命浸润在新华医疗经久不衰的企业文化和精神里。即日起,《最美新华医疗人》系列专题报道上线,让我们一起感受下红色国企的职工担当。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怀远淄博报道齐鲁工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淄博市十大金牌工人、淄博市首席技师……21岁初入新华,技术与创新同顾;41岁身兼数职,责任与荣誉并行。20年来,姚海涛用细致铸就创新人生,带领技术工人完成技术革新2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11项,荣获诸多荣誉称号。同事们眼中的难题克星在新华医疗放射诊疗事业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班组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又出问题了?赶紧去找姚师傅,有他在,准能解决。”新华医疗生产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国内市场上保有量超过台,在这个保有量的基础上,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但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电话咨询维修问题,姚海涛总是尽心尽力帮着解决。疫情期间,因生产任务紧,有几台加速器紧急发货,其中A是试制转生产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姚海涛第一次参与调试该型号加速器。任务重、难度大,他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晚上持续加班两个月,最终顺利完成设备验收。姚海涛说:“这些都挺正常的,我们这个工作,专业性很强,不能放松。”今年5医院设备出现问题,售后工程师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赶到。姚海涛下班后直接开车跑了多公里,晚上11医院,加班加点维修至凌晨3点,使设备正常恢复使用,没有耽误患者第二天早晨治疗,受到院方好评。姚海涛每年参与调试设备20多台,所调设备一次交检合格率均达%。“急性子”有股刻苦钻研的狠劲在采访过程中,谈及日常工作,姚海涛给记者看了一本书——《医用加速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细读,晦涩难懂的文字、复杂的公式冲击着大脑,让本就难懂的《医用加速器》变得难上加难。正当记者想要继续翻看时,一旁的姚海涛说:“这本书按正常学习来说,没有3-5年无法全部精通,而想要将书本上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则需要更长时间。”当记者问及他用了多长时间精通时,姚海涛笑着摇了摇头,淡淡地说了句,“精通算不上,我就喜欢钻研东西,现在还在学呢。”姚海涛告诉记者,在调试设备的时候,喜欢去钻研这个东西,会考虑如何做好,搞不明白就会睡不着觉,吃不好饭。有次,医院维修的火车上,心想故障有点多,心里不踏实,很担心不能按时完成,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沟通故障,在火车上拿出图纸,提前分析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各种原因,并标注出来。医院后,根据标注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项维修,很快将问题解决,医院使用,医院好评。在加速器调试中姚海涛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往往一个数据,反复调试多遍,直到数据测试达到最好结果。同时还要力求把性能指标调到最好,把误差控制在设备所能达到的极限,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能调到0误差,绝不会调到0.1mm”。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的责任心,正是姚海涛工匠精神的体现。传承和创新铸造工匠精神“我原来住在大院里,全都是新华医疗的老职工,小时候经常去看他们做各种工具用品,看着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跟工艺品一样,很羡慕他们这种手艺。”姚海涛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几乎每年都是新华医疗的标兵、劳模,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和老一辈工匠的精神。他笑着说,“可能别人是干一行爱一行,我这是爱一行干一行。”年淄博市总工会成立“淄博市十大金牌工人姚海涛创新工作室”,以姚海涛领头,成立创新小组,对新工艺,新技术钻研,积极创新。几年来,他带领金牌工人创新工作室进行多项生产难题攻关,完成技术革新47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5项。年山东能源集团工会授予“姚海涛创新工作室”为山能集团金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年,姚海涛荣获齐鲁工匠与新华医疗工匠荣誉称号,谈起这些称号,姚海涛十分淡定,他说:“也没别的,其实我就是认真用心去做事,能获得这个荣誉,内心还是很开心的,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我们工作室出了4个新华医疗工匠,很巧的是他们的父辈也都是新华医疗的标兵、劳模。”在采访过程中,姚海涛不断提到老一辈对他的精神支持。“实际上父辈全是在一线生产,他们那个年代我觉得更应该称为工匠。我父亲当时的工作是制作手术剪子,力度要是把握不好,做出来就会歪歪斜斜的,但是他们轻轻拧动一下,就会变得工工整整,真的非常佩服他们。”姚海涛说。追求完美,做事认真,精益求精,这是姚海涛对自己工匠精神的总结。采访临近结束时,一名技术工人走进来说到,“姚师傅,那里有个问题,麻烦您去看一下吧。”详细询问情况后,姚海涛转过头抱歉的说,“不好意思,我先去看一下。”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我也默默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