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

沧州铁狮子重达32吨,千年风雨不坏,为何

发布时间:2023/1/20 21:41:37   

在沧州旧城中,有一个名震天下的大型金属文物“镇海吼”,太也被国人亲切地叫做“沧州铁狮子”。铁狮子傲立华北一千多年,饱经风雪依旧长达6.3米,宽近3米,通高5.4米,残重竟达32吨。

这样一个大家伙,常常是伴随一代又一代沧州人一生的记忆。许多沧州人哪怕少小离家,定居远地,忘却了许多人和事,但这头大狮子却会始终铭刻在他心间。这只威武雄壮的大铁狮子,背负莲花座,昂首怒目,张开巨口,仿佛听得见这穿透千年的巨吼......

然而,在近代地方官府1次维修和现代专家4次维修后,千岁高龄的沧州铁狮子,却四肢锈蚀开裂,周身存在崩解的风险。谈及此事,关心铁狮子命运的沧州人,大多扼腕叹息,感慨为何几次维修下来,竟让铁狮子变成了一只“病狮子”、“锈狮子”?

沧州铁狮子何人所铸?迄今年

这样的一个庞然巨物,傲立沧州千余年,究竟是谁人的“大手笔”?明朝万历年间的沧州县志这样记载道:

“周世宗北征契丹驻跸沧州,有罪人善治,输金铸狮,镇城赎罪。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

按照这一说法,是后周世宗柴荣率兵北伐的时候,在沧州歇营,有罪之人出钱铸造了这尊巨形铁狮,以示悔罪。

此后清朝地方文献也对这尊大铁狮子有记载,不过语焉不详,反倒是年版本的民国沧州县志,给出了更多详细的信息。

这一版的县志记载,铁狮位于沧州旧城内开元寺门前,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背负巨盆。还记载狮头和脖子处有铭文曰“狮子王”。

在铁狮的脖子右边,还刻有“大周广顺三年铸”字样。在铁狮的左腹还有铭文“山东李云造”。爬到狮背上的“大盆”里面,还有一处铭文“窦田郭宝玉”。

柴荣

大周即是我们通称的后周政权,广顺三年即是公元年。据此算来铁狮子距今已经年了。那位山东李云可能是捐资之人,也可能是狮身的铸造者,而窦田和郭宝玉,则可能是铁狮背部巨盆的铸造者。

民国还有考据家反驳了周世宗柴荣时期罪人铸造的说法。因为按照铁狮身上的铭文,年的时候还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在朝,即便是柴荣在外带兵,他本身并不崇佛,不大可能让犯罪之人出钱造这样一个巨物。更何况,周世宗柴荣北伐是年的事情,和狮身铭文所刻的铸造时间不相符。

民国时期的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旧城区,最早立在开元寺门前,而开元寺现在早已不知踪迹。民国考据家认为,按照狮子最初被铸成所立之地分析,很可能是那位山东李云,捐资为开元寺所铸,和周世宗柴荣没什么关系。

到了清朝初年,有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忽起狂风,将沧州铁狮子吹倒。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才被人扶起来。此时的铁狮子狮头、口部和腹部以及尾部都有损毁。

年的这一次维修,是有史记载以来,对沧州铁狮子的第一次官方维修。当地官府将倒地多年的铁狮子扶起来后,垒砌砖块垫在狮子腹部,而后在狮身内再垒砌条石,将狮头和莲花座状的巨盆撑起。这一次的维修之后,半个多世纪无人再过问铁狮子。

腹部垒砌砖块的沧州铁狮子

年,专家组第1次维修:盖凉亭挡雨

年,对于这尊千年铁狮子的保护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的铁狮子,虽然依旧傲立华北,但锈蚀状况颇为严重。为了延长这个尊贵文物的寿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一睹风采,必须对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

有专家分析以后认为,铁狮子周身锈蚀严重,主要是因为毫无遮挡,被雨淋日晒所致。针对这一专家建议,沧州方面决定修造一座亭子,给铁狮子避雨。

建国初的沧州铁狮子

年,当时的维修工程负责人罗秀峰同志回忆:施工队首先用砖墙铁狮子腹部垫起来,用以承重。而后分别将铁狮子四足之下的土挖空,浇筑混凝土。最终沧州铁狮子就变为立在了一大块混泥土层上,为铁狮子专门设计的八角亭也就在混凝土地面拔地而起了。

除此之外,施工队伍还联系了附近有名的钢铁厂老师傅,为沧州铁狮子铸造了一些部件用来修补缺口。

这一次的保护工程,后来却饱受争议,因为亭子的修造不但没有减缓水汽对铁狮子的腐蚀速度,反而大大加快的这一进程。为什么这么说呢?

施工队成员身后的即是八角亭与沧州铁狮子

原来铁狮所在的地方比较低洼,八角亭子建好以后,在沧州铁狮子底部不断蒸腾的水汽,反倒被亭子阻滞,迟迟无法挥发。原本没有亭子,不管是是风吹还是日晒,狮子身上的水汽都能很快挥散,但是因为这座亭子,反倒使得狮子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大大加速了锈蚀进程。

除了带来水汽积聚的问题,亭子其实还会影响文物本身的美观。因为当时经费所限,亭子几乎和沧州铁狮子等高,亭柱紧贴狮身,不像是亭子里站着只狮子,倒像是狮子头上扣着一座窄小的亭子。

慕名而来的游客,既不能看到铁狮子的完整姿态,也不觉得铁狮子外面附属的建筑看着协调。

到了七十年代时,沧州铁狮子身上的许多铭文都已经无法辨认。年,人们不得不将亭子拆除,文管所的专家总结经验教训时,坦承道:

“自年开始的保护工程,我们是好心办了坏事。”

拆掉亭子后的沧州铁狮子

年,专家组第2次维修:吊装至高处

虽然亭子被拆了,但是铁狮子所处的地方潮湿,却是一个事实。狂降暴雨的时节,洪水水位一度淹没了铁狮子的腹部。因此,将I铁狮子转移到高处安置,势在必行。

年,沧州方面向河北省文物局提交了有关计划,决心将铁狮子从原址吊装至旁边8米远的一处台基之上。此处地势更高,可以保证发大水时,铁狮子不再被水淹没。

洪水中的沧州铁狮子

吊装工作前夕,专家组首先对沧州铁狮子周边方圆多平方米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多件与之相关的文物。有了两个意外的发现:

在铁狮子现在的位置不远处,发现了一处坚硬的夯土层,极有可能是铁狮子铸造好以后最初屹立的地方。附近还有大量铁渣和火烧痕迹,有可能是当初铸造或者焊接部件时的施工现场。

出土了一些佛头残件和砖瓦,可以判定沧州铁狮子的确是建造在一座寺庙附近,但暂不能断定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开元寺。

身后高台已经建好

年,吊装工作正式开展。沧州铁狮子的莲花座和狮子头首先被取下,随后两台30吨级别起吊能力的工程机械开进现场,准备吊装。

因为担心铁狮子的四肢在吊装过程中受力而变形,专家们研究之后,在铁狮子的四肢灌注了硫磺锚固混合液,这种混合液凝固以后,有着很强的抗压能力。

最终铁狮子被顺利吊运到后方8米远处高达2.2米的新基座上,随后将狮子头和莲花座重新安装上。这一次的修复中,专家们得到了沧州铁狮子更加精确的数据:

狮头残重3.5吨,莲花座式样的巨盆重达3吨,狮身重达25吨,合计重量近32吨。专家估计,沧州铁狮子最初铸造完毕时,完整无缺的重量预计在40吨上下。铁狮子周身破损42处,最大的孔隙在腹部,因为从古至今的长期锈蚀,裂开了一个2.5米乘以2.5米大小的洞。

吊运狮身

年,专家组第3次维修:上支架绑钢筋

针对上一次维修后,沧州铁狮子四肢发生的开裂现象,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制定了修复计划,报批国家文物局得到通过。年,沧州铁狮子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三次修复工程。

专家组论证后得出结论,导致铁狮子四肢开裂的原因,是上一次修复工程中使用的硫磺锚固混合液。吊装完毕之后,没有及时将铁狮子四肢内部的硫磺锚固混合液清理干净,导致了四肢膨胀开裂。

工作人员用钢刷清除铁狮子四肢内壁的锈蚀物,挖出当年遗留的硫磺锚固混合液残留,并用化学制剂耐心冲洗。从铁狮子四肢剥离的腐蚀物,足足有六十多公斤重。

沧州铁狮子有关的邮票和明信片

这一次的维修工程,除了清除硫磺锚固混合液外,主要是关于沧州铁狮子的加固工作。专家组首先进行了铁狮子内部的加固工作,利用特种不锈钢管和橡胶垫等材料,搭建内部支架对铁狮子进行内部加固。

针对开裂比较严重的后腿,专家们用4号钢筋将其箍了起来。还准备了一些部件,为铁狮子修补残缺之处。

年春天,保护工作暂告一段落,修复完成的铁狮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神采。

沧州铁狮子后腿的钢筋清晰可见

可是半年以后,市民们反映:坏了!铁狮子四肢的开裂不但没有停止,反倒越来越大了。于是二期修复工作立即上马,专家组又给沧州铁狮子搭建了一组外部支架。

沧州铁狮子恐有崩塌之虞,到了上外部支架的地步,谁也顾不上讲求文物的美观度问题了。

内外支架都用上了,可沧州铁狮子的四肢裂缝却依旧在扩张,针对市民的忧虑,专家组研讨后认为原因有二:

铁狮子重心偏移,导致四肢受力不均,产生了形变和开裂,依靠已有的内外支架可以解决。

当前的开裂仍在持续,属于正常现象,是“铁狮子和外部支架结构的磨合期”。

得到专家信心满满地答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2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