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发展 >> 当非遗面对艺术与商业价值的双重质疑Big
四个月前,Cryptopunks、NBATopShot等NFT加密艺术品横空出世,成为年的“互联网明星”。NFT好似一夜爆火闯入大众视野,相关概念股的股价时刻牵动着资本市场神经。
在象征极客文化的朋克头像踏上NFT浪潮的同时,看似与这盘棋局无关的角色,远在大众视线之外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人,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这波红利的受益者之一。甚至从NFT的落地应用来讲,传统手工艺人在NFT领域的案例更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价值。
下面这个由芦苇丝编织的“狮王”通过Bigverse在NFT界一经亮相便迅速走红,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在NFT领域的首次出圈。
芦苇丝画之《狮王》
它的创作者——李明辉,Bigverse旗下数字艺术品交易平台最受欢迎也最具争议的NFT“明星”。
芦苇荡是他的“沃土”
芦苇荡像是一面镜子,不映照人影,却能映照既往的时光。李明辉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房前屋后长满了芦苇,别人对此司空见惯,李明辉却特别喜欢采一些芦苇回家,或是晾干了插在瓶中,或是编成各种小动物。读初中时,学校开运动会,家长都会给孩子带点儿零花钱,李明辉没有零花钱,他就用芦苇叶编了些小蚂蚱、小蜻蜓,被一个小商贩收购了,换了零花钱,这让李明辉与芦苇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十几年前,他开始正式用芦苇进行创作。百湖艺术群落落成后,李明辉也带着他的芦苇画技艺,入驻到艺术群落中。在高手云集的地方,李明辉发现自己只是个“业余小丑”,于是,他开始遍访名师,刻苦学习。为了自己心爱的芦苇画创作,李明辉几乎把每一分钟都拆开来过,刻苦付出得到了回报,荣获国宝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芦苇丝画之《虎王》
低调是他的品格
同事看着这张《虎王》,无法相信这是由芦苇丝编织而成。中国有这样的手艺人,为什么互联网上完全没有消息?
芦苇画的工艺极其复杂,由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衍生而来,明代取名“苇编画”,到了清朝,苇编画受瓷器和西洋文化的影响,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进行了改进,更名为苇编工艺画。大部分的制作工艺是将芦苇剐开碾轧成条后将其编织各种图案。
不同于结合现代工业的当代艺术,李明辉的芦苇画,一针一丝必定得手工完成、亲力亲为。从取材到变成惟妙惟肖的芦苇画,经过割、晒、晾、刮、碾、烫、润等前期的处理,而后烫平、抛光、拼接、粘合、着色等30多道工序精心编制而成,是纯手工制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做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数年的基本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李明辉旗下的弟子,至少要三年的功夫才能达到李明辉的及格线,才有资格独立完成一幅芦苇画。
手工艺人制作芦苇丝画的过程
疫情关上了门,却被NFT打开了窗
30年前,人人都渴望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一个铁饭碗是一家人的骄傲,李明辉的父母也希望李明辉能够安安稳稳考上学校,毕业后能够分配一份工作。李明辉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当时的职校,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满意。但是,在毕业的时候李明辉却告诉父母,自己希望做一个全职芦苇画师,这气坏了他的父母。好在他遇上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也是一位芦苇画师,在妻子的鼓励和陪伴下,他们一起坚持将芦苇画做到极致。
数十年如一日,在夫妻二人的携手努力之下,他们的芦苇画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李明辉的芦苇画制作精良,在大庆越来越知名,甚至成了大庆的名片。对大庆人来说,如果远方的朋友来到大庆,总会想到送朋友一幅芦苇画,“芦苇画不是批量生产的工艺品,还很精美,很拿得出手。”
芦苇丝画之《狼王》
李明辉的芦苇画不仅在当地有名,还远销到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大庆,也随着他的画蜚声国际。年,李明辉的芦苇画作品代表大庆远赴深圳参加世界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引起了奢侈品手表厂家的注意。李明辉的芦苇丝画甚至被瑞士高端手表品牌选中,李明辉潜心尝试了各种工艺,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订单,在每一块名表上都植入了一幅精美的芦苇画,为奢侈品增色的同时,也让团队大赚了一笔:当时,一块表上植入的画作能赚到元左右。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李明辉夫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疫情肆虐全国,李明辉夫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闭工停产,店铺关了,工厂也关了。因为疫情,来大庆旅游的人也变少了,芦苇画作为大庆人最佳的礼品,无人可送,也没有游客来买,夫妻两没有了收入来源。线下遇到困境的夫妇两开始寄希望于线上出售。
李明辉听从朋友的建议,希望把作品挂在淘宝上出售,于是在淘宝上开了网店。一开始,李明辉对自己的作品比较自信,毕竟做了那么多年,芦苇画还是小有名气的。半年时间过去,芦苇画的销量并不好,他们找了很多人问原因,大家的普遍认为,李明辉的手工芦苇画制作精美,不适合在淘宝这种主打性价比的平台上出售。淘宝上的芦苇画制作非常简单,只是简单地将芦苇等植物粘贴在背板上,几乎不能称作为芦苇丝画,价格非常低廉。在这样的低价环境中,李明辉的画根本不会被买家看到。无论李明辉的芦苇画质量有多精良,在淘宝上也没有用武之地。
李明辉再次陷入了困境。李明辉纠结了很久,如果自己放弃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他也可以生产出便宜的芦苇画。但是他认为这样的芦苇画是没有灵魂的,他很不希望这项精美的传统手工艺为了迎合市场而降低制作水准。李明辉坚定地认为,如果走这样的路线,长期下去,这种工艺可能会葬送在自己手里。
淘宝上的芦苇画,简单拼接而成
初试NFT:web3.0是啥
李明辉像往常一样听着收音,一点点的编画。收音上说艺术品可以铸造成NFT,既能保护版权,又能产生收益,李明辉根本没在意。过了几天弟子未经自己同意“擅自”把李明辉的画放在“NFT中国”(Bigverse旗下NFT交易平台)上链。上架短短五分钟,所有作品全部售空。几乎在同一时间,李明辉的作品吸引来了NFT届所有人的目光,连NFT中国的工作人员,也应粉丝要求主动联系起这位沉淀已久的瑰宝级大师。
区块查询——李明辉弟子帮李明辉在NFT中国上链的5副作品
李明辉没有想到,完全陌生的NFT能扭转自己的困境。以原创艺术品为主打方向的NFT中国作品价格相对较高,用户画像是有一定艺术鉴赏水平的收藏者,并且以收藏精美、优质艺术品为目标。整体的产品调性也比较高端,这对于耗费心血进行原创创作的作者非常友好。将自己的原创作品铸造成NFT首先是解决了自己的版权问题,自己的上传记录所有人都能看见,并且无法篡改。其次,有了NFT作为载体,原创者的作品能够出售,并且出售情况也能记录在区块链上,买家也更放心,因为自己的购买记录能够被所有人看见,这份作品将不存在赝品,买家更愿意花钱购买这份独一无二的作品,创作者因此也能得到更高的回报,也更愿意投入更多的心血创作。
NFT中国作品会标注原创者和拥有者,并展示该作品的每次交易记录
NFT中国一向重视传承中国文化和传播中国故事,NFT中国主动联系李明辉,联手推出了芦苇画系列NFT,以芦苇丝画之豹王、狮王、狼王、虎王、松鼠,五张套图系列的形式,用优秀有灵魂的作品为元宇宙的内容加上悠长的一笔。自唐朝以来,芦苇画流传了多年,这一次,以数字的形式永久地保存在了区块链上,让这股中国灵魂得以传承下去。
NFT成为数字文创产业价值新载体
区块链经过多年的发酵,技术日益成熟,在文化、娱乐、游戏、影视、媒体、内容、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应用,给中国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全新机遇。可以说区块链开启了财富数字化的黄金十年,对互联网进行了一次大升级。而NFT的出现,将成为“区块链+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的价值新载体。
NFT具有唯一性和非同质性,在艺术领域,NFT的伟大价值尤其得到显现。传统艺术品市场中存在艺术品真假辨别、交易手续繁琐等问题,单单鉴定真伪这一点成本就颇高。然而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一旦作品数据上链,所有的数据都可公开查证的,无法篡改。这就完美解决了艺术领域的原创证明问题,保护了原创者的权益。
以NFT方式实现资产上链,从短期上来看,主要是实现以数字艺术品、游戏道具为代表的数字商品的链上确权和流转交易,让这些数字化商品也能有明确稀缺性和所有权。从中期来看,NFT可能会极大地加速实现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价值互联网。长期来看,NFT也许具有更浓重的意义,在未来的元宇宙依然能够保存着人类星星点点的文明。如果,我说如果,假设有一天是机器人统领着整个世界,那么或许只有这些NFT艺术品的精神脉络才能够反应出人类曾经留下过的文明吧。
写在最后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芦苇丝画手工艺与区块链的结合,正是将中华优秀与现代科技协调、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结合了创新的表达形式,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载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伴随国内Bigverse等元宇宙公司对元宇宙的探索,对中国非遗文化的持续挖掘。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期望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跟上元宇宙的迁移路线,让传统艺术创作者得到价值体现。也希望Bigverse等头部公司肩负起民族担当和责任,继续传承中华文化,持续引入更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挖掘瑰宝级大师,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