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介绍 >> 中国首创化铁炉技术和铁范铸造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生铁铸造技术,冶炼生铁必须具备几个最为基本的条件:一是具育足够高的温度,二是始终保持足够强的还原性气氛,三是具有足够大的冶炼空间。中国古代很早发明了竖炉炼铜,积累了一整套高温还原冶炼的经验,中原地区在冶炼出块炼铁后不久,就炼出了生铁。长沙杨家山鼎形器等,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铸件。
中国首创了化铁炉技术和铁范铸造技术。化铁炉技术。年,河南登封阳城外发现一座战国铸铁遗址,出土许多炉底残块和炉壁残块。前者是掺了粗砂的黏泥制成,后者依工作位的不同,从材料到构筑方式都有三种情况:一是炉底周壁残块,是由耐火泥夹入铁锄残块制成:二是炉腹内壁残块,是用泥条盘筑而成:三是炉壁口部残块,是由草拌泥条上下重叠而成。
陶范铸造。登封阳城陶范的器形有锄、镰、斧、刀、削、戈、带钩等,所有范料都由细砂精制而成。
铁范铸造。铁范约发明于战国前期,战国中晚期后,人们将它用于农具、手工业工具的铸造上。今河北兴隆出土的战国铁范共有87件,器形有锄、镰、斧、凿、车具等。铁范可反复使用多次,能减小工作强度,提高生产率。
生铁铸造技术的掌握及其后不久生铁经退火制造韧性铸铁和以生铁为原料制钢技术的发明,标志着生产力的重大进步。铁器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