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

从一枚乾隆通宝天下太平所学及所知

发布时间:2025/2/27 9:37:33   

图一是一枚乾隆通宝天下太平隐起文钱,初见过手此钱,我印象中的第一特点就是文字,所谓“隐起文”我个人理解就是隐约起伏,文字笔画在钱体上不太饱满。还有就是穿口修缮的很平滑,不像后期钱币那种斜修穿工艺。边道也是那种直边,与其币正背面打磨有相关。后来看到“清宫堂”老师和查阅书籍了解到关于此类乾隆通宝天下太平钱的文章初始了解到大约有四个版别“广郭粗字版”(图二);“广郭细字版”(图三);“细字版”(图四);“隐起文版”(图一)。

图一:乾隆通宝天下太平隐起文版径33.5mm

图二:乾隆通宝天下太平广郭粗字版径36mm

图三:乾隆通宝天下太平广郭细字版径35mm

图四:乾隆通宝天下太平细字版径35mm

天下太平宫钱始于乾隆,用料及工艺都为乾隆本朝之物(后朝民间均有仿铸)从历史背景上来推测,乾隆的天下太平宫钱应该分别有早、晚两个时期所铸造,一则是乾隆中晚期所铸,另一则是乾隆当太上皇时期所铸。早期的制式铜质更为精纯,文字笔挺有力;而晚期则明显工艺有所降低,铜质也并不像早期那样精纯。

对于天下太平钱,其实从乾隆朝开始就有地方官铸和民间仿铸,毫无疑问无论从工艺还是用料上都差得很远,中国是一个贫铜的国家,所以也只有皇家才会力求完美而精炼铜质(铜料经过多次熔炼提纯),真正的皇家所用宫钱,不单工艺考究,铜质细腻如肌,这也是宫钱的一个主要特征。另外就是其工艺特点:币面打磨光洁,镜面一样光滑;穿口都有修缮,且光洁;文字大气,笔画细腻,整体规矩,式样符合规制。

区分宫钱主要还是从铜质工艺来区分,地方官铸(图五)和民间铸造(图六)又有差异,宫钱精与地方官铸,地方官铸又昊宇民间铸造。这在铜质工艺两大方面对比立马体现差异。

图五:乾隆通宝天下太平官铸径34mm

图六:乾隆通宝天下太平民铸径34mm

以下例举一枚现代工艺品以示对比,看其铜质,颜色偏白黄,现代电熔铜,币面一层人为做旧包浆难掩其火气。铜质方面已排除。二者看其工艺,地章上是砂型留下的颗粒状铜渣,币面钱币挫痕细密现代工具加工所致,穿口一次浇筑成型,工艺方面排除。这是主要两点。文字气韵不足也是破绽所在,在一个就是多多上手接触这一类实物便于更好的区分判断。以上仅代表个人对此类钱币的一个了解认知,希望能帮到大家。

图七:乾隆通宝天下太平现代仿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6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