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4.5分钟
混合模式生产混合模式生产意味着,在客户的拉动下,通过同一价值流生产各种产品或者产品组合。这意味着只有当客户需要时,才生产和发运要求数量的具体产品(在大量可选择的产品中)。
在混合生产模式下,一组相似的产品被划分为一个产品族,按一种产品来对待。这意味着我们只要审视一个产品族的总需求,来确认能否发运当天的订单,而不是产品族内的任意单一产品。
例如,将G型夹视为一个产品族。每种G型夹(A,B,C)都是经过铸造,挑螺纹,装配这个工艺路线。三种G型夹每天总共需要套。
下一种产品族是扳子。每种扳子(A,B,C)也都是经过铸造、挑螺纹和装置这样的工艺路线。三种扳子每天的总需求是套。
我们可以把这六种产品合成一个产品族,并且设计同一个价值流吗?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将G型夹和扳子合并成一个产品族,这样每天的需求总量就是套,所有的订单反而都能按时发货。按产品族生产,总产量提升,增加了生产的柔性,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生产按数量生产合适的零件。当一种产品的需求减少时,可以生产另一种需求增加的产品。这种方法即消除了过量生产和库存的浪费,又能提高准时交货率。
在某种情况下,因为产品混合和各自工作量的差别导致无法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加班,增加雇员或者均衡计划(将在后面问题9进行讨论)。
EMC公司对混合生产模式的看法EMC管理团队理解我们关于G型夹和扳子的例子。但是他们仍然不清楚这个理论如何应用到他们的产品上。为了便于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在白板上我们用他们的产品举了一个简单例子。当时,我们并不清楚他们的产品家族。为了举例子,我们请他们告诉我们一些用在电子产品上零件的名称。他们选择了传感器和探测器。我们进一步解释,如果需要创建一个传感器和探测器的家族,还需要知道这些家族的需求量,然后我们绘制了下面的图表。这个产品族一天的产量是套。我们知道,每个单独产品的日产量可能增加或减少。事实上,我们考虑了这个因素。如果使用每个产品的最大产量,可能需要购买额外的机器和设备,但是并不一定一直能开动。最好是把一个产品族当做一组,这样当一个产品增加时另一种产品可能减少。
在未来状态,我们努力创建一个,每天最多可以生产套组合产品的价值流。一般而言如果需求超过了套,我们不得不安排加班、增加雇员或者均衡计划。一旦未来状态价值流实施成功,产品族可以像图示那样响应每天的需求。
图表显示了如何按产品组合响应客户需求。这些理论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学习更多,然后马上开始。当得知第1步是划分一个产品家族,创建一个好的当前价值流图,他们感到很惊讶。他们已经创建了一个现状价值流图,所以我们开始仔细审视。
通过审视他们的价值流图,在划分产品族这一步,他们有很明显的困难。他们绘制了通过工厂的不同的产品,产品的工艺路线有交叉。当问到一个零件属于哪个产品族,可能有多个答案。很多人认为每个产品都不同,不能将他们放到一个产品族内。
我们向前追溯一点,讨论在这种多品种条件下如何划分产品族。这个需要在绘制价值流图前做好。为了绘制未来价值,是时候流开始这十个关键问题。
1.产品族划分是否恰当?
2.定拍工序的节拍是什么?
3.设备能否满足节拍要求?
4.循环生产的间隔是多少?
5.操作员的负荷平衡图是多少?(产品的工序平衡是多少?)
6.混合模式下如何均衡流动?
7.混合模式下如何创建标准作业?
8.如何在定拍工序建立定调增量?
9.定拍工序上如何排程?
10.如何应对客户的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