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4745.html在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中,铸造占有突出的地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很早就创造和使用了范铸技术。据古代文选的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的文物证实,我国在夏代就已经能熔铸青铜,相传,大禹就曾铸造过九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进行铸造,最初使用的铸模是用石头雕凿成的石范。但是,由于石料不容易雕凿加工,特别是不容易在上面雕刻出较细致复杂的图案来,而且又不耐高温,在浇铸时,常常会因受热膨胀而碎裂,导致铸造失败。因而,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石范很快就被淘而代之以泥范。从此,直到随着近代机器制造业的兴起采用沙型铸造以前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泥范一直是我国劳动人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一种铸造方法。三干多年来。我国古代治铸业的能工巧匠们,不仅用泥范铸造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生产工具和日用器具,而且还铸造出了许多极为精美的铜、铁艺术珍品。如现在还较好地保存着的河北沧州五代时的大铁狮、湖北当阳北宋时的铁塔、北京大钟寺明代的大钟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巨型泥范铸件。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地位极其低卑,造出那些稀世艺术珍品的能工巧匠们,绝大多数没于历史,无从查考仅有极少数几个饶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唐代的杰出铸工毛婆罗,即是这少数几个名留青史的铸造工匠中的一个。毛婆罗是唐代武则天时的著名铸造工匠。武则天执掌政权后,为了炫耀自己的威势,满足享乐生活的需要,决定在东京洛阳用铜和铁铸造一座百尺高的巨型天枢,命令毛姿负责设计并制模铸造。才智出众、技艺高超的毛婆罗经过悉心构思,设计出了天枢的图形:整个天枢高一百零五尺,直径十ニ二尺,八面各长约五尺,下面有一座大铁山,周长一百七十尺。鉄山用铜制的蟠龙、麒麟萦绕,天枢上放置直径达三文长的云承露盘,四条一丈高、直立的龙捧着火珠。为了铸造出形状如此复杂、图案花纹如此精细奇丽、体积又如此庞大的天枢,毛婆罗运用他所掌握的高超的泥范铸造传统技艺,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工艺措施。在造模材料上,他精选质地纯净、耐火度高的泥沙进行炼制。铸型表层所用的面泥,采用用水反复澄洗后得到的极细极纯、有很好的塑性和强度的情泥(澄泥),以在制铸范时能得到很高的清晰度和准确度。铸型的背泥,则采用比较粗的泥料,又杂以沙子和植物质,以减少墙泥的耗用量,并增加铸范的透气性。不论是面泥还是背泥,他都经过长期的阴于,反复摔打,使它高度匀熟,不致在造型、干燥的时候开裂。在造型工艺上,毛婆罗采取了分铸法,将体积庞大而形体极为复杂、物件众多的整个天枢及其附件,先分成几个部分分别铸造。然后再合铸到一“起去;先铸造龙、麒罅、火珠、腾云承露盘、铁山等各样附件,再在浇注天枢器身的时候,将它们统统铸接成一体。毛婆罗通过运用简单的工艺原则,巧妙地解决了复杂的工艺问题。此外,为了能顺利地浇注,他还预热了铸型,为了在浇注后达到同时凝固,他对于范芯的干燥、焙烧、装配以及均匀泥范的壁厚等许多方面,都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毛婆罗的精心制作和辛勤劳动,气勢奇宏、壮丽华美的天枢终于铸造了出来。人们见了无不叹为奇观,交口称誉。武则天对此十分赞赏,重重地奖赏了毛婆罗,同时,又命毛婆罗再铸造九州鼎和十二时神(子鼠、丑牛等十二支)。毛婆罗受命后,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造模和铸造。通过汗水的辛勤浇灌,他运用自己娴熟的铸造技艺,终于又成功地将形体庞大、造型优美的九州鼎和十二时神铸造了出来。九州鼎中,豫州鼎高一文八尺,其余八州鼎各高一丈四尺,鼎上都铸着各州的山川,物产的图案,九个鼎共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二十二时神则每一个都高达一丈,重数万斤。两者都极为壮观,世所罕见。即使在现代,要成功地浇注三四十吨重的大铸件,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毛婆罗铸造如此庞大的天枢、九鼎、十二时神,究竟是用的什么浇注方法呢?这一点,虽然史籍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那时冶铸工业的发展水平来看,他所采用的肯定是多个行炉相继倾注或多个焙炉同时槽注,这两种我国古代浇注大型铸件的传统方法。不论是哪一种,在当时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条件下,都是一项相当巧妙而又需要熟练技巧和很好组织协同的工艺措施,都是很复杂、很不容易的,没有高超的铸造技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毛婆罗高超的铸造技艺确实是令人深为赞叹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才智是多么卓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