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市场 >> 中国第一盘记录了周朝一个家族八代人的事
印证与传承
三千年前,西周,单氏家族的成员逨(读音:lái),将周王的册命和表彰镌刻在一个青铜盘中。就在这一个小小的盘上,单氏家族的传承与周王朝兴衰相互交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王朝、一个家族的由兴盛到没落的历史轨迹。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的5位村民的一次偶然发现,为三千年后的我们,打开了一扇触摸西周真实历史的窗户。
中国第一盘
逨盘,国家文物局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西周青铜器。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直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
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
盘内有21行字铭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盘,铭文内容和殷墟卜辞一样重要,印证了一段有关西周王朝的重要历史史实。
因作器者名“逨”,所以这件青铜盘命名为“逨盘”。
逨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第一盘"。
创下八项中国考古之最
这件青铜器的出土源自一次偶然。多年前的一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的5位村民正在该村北砖厂的北崖,据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其中一位村民王拉乾正在抡镐挖土,挖着挖着,一镐下去,突然出现一个拳头大的洞,他以为是个墓葬,往里一望,一片青光,觉得好像是个棺材。
发现逨盘的人
这时,另一位村民王明贤上前趴在洞口往里看,仔细端详着青光的“东西”,看到了4个大铜鼎,他说:“这东西和电视上宣传《文物法》时的青铜器一样,都是文物。”五位农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发现了文物,紧张的是怕这事被其他人知道,传出去发生哄抢。因为年这里出土编钟的时候,就有村民哄抢、藏匿。五人商议:这事要保密,并且派了其中之一的王宁贤马上回家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
当年青铜器出土现场
在文物部门的配合下,27件青铜器被考古研究人员完好的发掘出来,其中之一就是逨盘。
据专家研究,这批青铜器在当时至少创下了八项中国考古之最:
一、首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的横穴式窖藏。这种窖藏构造使青铜器未受土层压力、与泥土接触不多,因而保存完整、锈蚀不严重。
二、首次发现一个窖藏出土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
三、首次发现系统介绍一个家族八代世系事迹的青铜器。
四、是目前一次铜器铭文最多的考古发现。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铭文总计达字。
五、“四十三年”逨鼎是已知有纪年青铜器中纪年最高的。
六、首次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从文王到宣王共12代周王的名称、次序、重要史事的青铜器,是铭文记录历代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
七、首次在青铜器铭文中发现“(周)孝王”。
八、逨盘铭文多达字,是建国以来出土的铭文最长的铜盘。
出土现场
这批青铜器的出土不仅让中外考古界一片沸腾,考古工作者们更是欣喜若狂。
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全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只有“震撼”二字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马承源,青铜器研究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
这是21世纪第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文物考古界的解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