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造工艺 >> 铸造工艺介绍 >> 尚德艺术廊云课程第二期
“鸣鹤在阴,其子和[hè]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mí]之。”
——《易·中孚》
▲二里头遗址青铜爵原器
华夏第一爵
——乳钉纹平底爵
▲尚德艺术廊青铜爵展品
这件展品是尚德艺术廊青铜器复制品中唯一的一件夏朝青铜器。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原器几无二致。青铜爵是流行于夏商周时期的饮酒器和礼器,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鋬[pàn](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古人因其象雀形,故称为“爵”(《说文·隹部》:“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读与爵同。”)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当属这件年发现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夏代乳钉纹铜爵,被称为“华夏第一爵”,现藏河南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这件器物细而长的流口、尾部和锥形足,形成流畅、舒展、优美的线条,腹部一面有两条弦纹,中间饰五个较大的乳钉纹,是夏代青铜器中造型和纹饰俱佳的代表作,具有早期青铜爵细腰、长流、尖尾的典型特征和古拙简洁的风格,反映了夏王朝青铜铸造工艺已经摆脱了原始形态趋于成熟,对于研究青铜时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中国青铜器——世界文明的瑰宝
▲九鼎八簋[guǐ]
商周时期天子用于祭祀仪式的礼器
“国之大事,
在祀[sì]与戎[róng]”。
——《左传》
▲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
夏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说国家的立国之本是祭祀和战争,而祭祀的器物和战争所使用武器,都是青铜制作的。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使蜚廉[fěilián]折金於山川,而陶铸之於昆吾。”先秦诸子中墨子的这句话认为我国的青铜出现于夏朝,禹铸九鼎的传说尤为后世所重,今天的考古挖掘也证实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距今约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刀”。
?
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黄金时期大致就是商周时期,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中国的青铜器是最具特色和最丰富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文化基础。所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尤其是青铜文明所造就的中国礼乐文化对今天的国人就更为重要了。
(刻划)云纹鼎夏代晚期
妇好鸮[xiāo]尊
商朝后期
同簋[guǐ]
西周中期
▲散氏盘西周晚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金文书法此时已进入成熟期,书风已由优美遒[qiú]丽转入醇厚雄壮。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盘高圈足,左右两耳,满器施饰,庄重华丽。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字,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散氏盘》可谓是金文书法的一颗明珠。
▲青铜器纹饰
从下期尚德艺术廊云课程开始,我们将结合“未来解说员·初中部青铜器研学社”课程,进一步推出中国青铜器基础知识系列课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个课程学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
?
中国青铜器
基础知识系列课程
1、中国青铜器概述
2、中国青铜器的分类和用途
3、中国青铜器和礼乐文化
4、中国青铜器的铭文
5、中国青铜器纹饰之美
6、中国青铜器的制作技艺
7、中国青铜器鉴赏
8、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定
9、古代青铜器的保养和修复
▲中华第一鼎
后母戊[wù]鼎商朝
▲
后母戊鼎形腹部铸有“后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司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版面设计:溢美创作中心
照片:沈哲迅李杰
文字:乔一鸣
排版:黎向玉